Wednesday, August 30, 2017

【健康资讯】一半以上的人易得糖尿病,80% 跟懒有关!


白天坐在电脑前,晚上回家窝在家里看电视、玩手机,一个星期都运动不了一回……这是很多人的生活写照。

照这样下去,不少人可能会「懒」出糖尿病。

真不是丁当吓唬你,如果你去问内分泌科医生,他们也很可能这么说。

其实,坚持运动真的对预防糖尿病好处多多。至于原因,这就请医生来给大家讲讲。

人越懒,越容易得糖尿病
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?背后有三大推手: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。

遗传是天生的,环境咱们一时半会也改变不了,所以重点说说行为因素。

所谓行为因素,主要是和生活方式有关的因素,缺乏运动就是很重要的一个。

如果持续 6 个月不运动,体重、腰围、体内脂肪分布、血脂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,而胰岛素敏感性和身体健康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,这样就导致一个后果——

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,尤其是 2 型糖尿病。

其实,2 型糖尿病早已被认为是一种与缺乏运动高度相关的疾病,超过 80% 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与肥胖及身体惰性有关。

哪些人应该多运动?

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……所有人。

不过,哪些人相对而言更需要运动?当然是容易得 2 型糖尿病的人。

此类人群,一般符合下列情况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:

  • 年龄 ≥ 40 岁;
  • 有过血糖升高,但还未达到糖尿病标准;
  • 超重(体质指数 ≥ 24 kg/m²)或肥胖(体质指数 ≥ 28 kg/m²);
    注:体质指数 = 体重(kg)÷ 身高的平方(m²)
  • 腹型肥胖,即男性腰围 ≥ 90 cm,女性腰围 ≥ 85 cm;
  • 每天久坐办公室,或长时间看电视、玩手机;
  • 父母、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中有 2 型糖尿病患者;
  • 有妊娠糖尿病史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;
  • 有高血压或高血脂;
  • 有冠心病或中风病史;
  •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。

研究表明,不论何种强度的运动,均能降低糖尿病发病的危险。

如果每天都进行规律的运动,糖尿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可下降 15%~60%。

什么时候运动好?

先说一下运动的时间段。

到底应该早晨运动还是晚上运动,目前还缺乏有利的证据,对于普通人,没有必要找特别的时间,什么时候感觉舒服都可以。(只要不是睡前运动影响晚上休息就行)

但大部分观点认为,在降低血糖、血脂、体重、身体脂肪含量等方面,晚上运动效果优于于早晨运动。

特别是对于有冠心病或心肌缺血的人,早晨运动可能导致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风险增加,而且早晨空腹运动可诱发低血糖。

所以,对于想控制血糖的人,推荐在晚餐后 90 分钟时运动,此时运动餐后血糖降低作用效果最好。

什么样的运动比较好?

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较好。

什么是「中等」强度?这里给大家一些参考标准:运动时心跳呼吸加快、但不急促,没有明显的疲劳感。

常见的运动有散步、慢跑、骑自行车、游泳、健身操、太极拳、广场舞等,还可选择球类活动,如乒乓球、保龄球、羽毛球等。

踢足球、快跑等高强度有氧运动未尝不可,但只适合无心脑血管疾病的中青年人。

此外,还可配合一些抗阻力运动,如举哑铃、引体向上等。

一个星期运动几次好?

运动的关键是持之以恒。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的运动是没有意义的。

推荐每周进行 5 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每天至少运动 30 分钟,或者每周进行 3 天高强度有氧运动,每天至少运动 20 分钟。

另外,每周至少拿出 2 天做抗阻力运动,只要身体状况允许,每天坚持运动 1 次,运动效果最理想。

如果做不到,运动可间隔一两天进行,但别超过 3 天,否则已获得的运动效果及益处就会打折。

有必要解释一下「每天至少 3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」,这 30 分钟可连续进行,也能间断进行,间断进行时,每次运动至少 10 分钟,累计到 30 分钟也是有益健康的。

还有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每次运动前别忘了做 5~10 分钟的准备活动,运动后也至少做 5 分钟的放松活动。

倘若你花了半个小时静坐在电脑或电视前,记得站起来走一走、跳一跳,做些轻度活动,同样有好处。

Wednesday, August 23, 2017

【健康生活】先喝汤还是先吃饭?


想要吃的健康,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不仅要选择营养丰富和适合自身体质的食物,还要注意把这些食物吃下去的顺序。很多时候,饮食、服药顺序影响健康,不正确、不科学的饮食、服药顺序,会对健康造成不利。

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,生活中一些正确的食物进食顺序和药物服用顺序。


喝汤和吃饭的顺序

是先喝汤还是先吃饭?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争执。从健康角度来看,汤更适合饭前喝,一方面增加饱腹感,有利于减肥。


另一方面饭前喝汤可以润滑消化道,同时能充分吸收汤中的营养物质。而如果选择饭后喝汤,一方面会导致胃液的稀释,而影响食物的消化,另一方面饭后大家都已经吃饱,此时喝汤反而导致营养过剩而引起肥胖。


饭菜和甜点顺序

甜点以甜、香等口感而吸引人们,饭后甜点也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那么饭后吃甜点真的健康吗?


首先,饭后并不适合吃甜点,其原因与饭后喝汤相似。饭后人体已经吃饱,甜点会造成营养和热量过剩而引起肥胖。其次,饭前也不适宜吃甜点,尤其对儿童而言。饭前的甜点会影响食欲,导致正餐食用量下降,而同时甜点热量高,又容易引起肥胖。

甜点的正确食用时间是上午或下午饥饿时、运动前、低血糖和腹泻等情况下,这些情况下吃甜点可以补充人体能量,缓解疲劳。


水果和吃饭顺序

吃水果的顺序其实有太多的争议。其实水果在饭前饭后吃都可以,但是要避免空腹吃酸性水果以及饭后立即吃水果,不然容易导致腹痛和消化不良。



喝水和服药顺序

人吃五谷杂粮都会生病,服用药物每个人都会经历,很多人会选择将药物先放入口中,然后再大口喝水送服药物。其实,这样做很容易导致药物黏在食道的内壁,如果是酸性药物还会对食道造成伤害。

正确的服药方法是先喝水,滋润咽喉和食道,然后喝水送服药物,可以很好的避免噎着现象。


服药和吃饭顺序

药物的服用还分为饭前饭后,一般是饭前或饭后的30分钟到1小时服用。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在空腹情况下服用会伤害胃肠道,所以一般在饭后服用;而一些降血糖的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,以免饭后引起血糖升高。


而在一般情况下,中药一般在饭前,西药因为对胃肠道危害大,要在饭后服用。具体情况还需要按医生嘱咐服用。

Monday, August 21, 2017

【健康生活】不吃早餐有害健康?早餐搭配不合理更伤身体



现实生活中,因为赖床、因为赶着上班、因为早起胃口不佳等种种原因,没能吃早饭的人,并不在少数。

而因为「早餐很重要,早餐一定要吃」的观念深入人心,大家心里总是会嘀咕:不吃早餐对身体不好吧?

从合理膳食的角度,一日三餐都重要。但是仅仅盯着一顿早饭,午饭晚饭胡吃海塞或是随便应付,也不是个好习惯。



至于不吃早饭,会得胆结石、会变笨、会变胖的传言,都没什么确切的证据,不必为此担忧。

但作为第一餐,早餐对一天的膳食营养摄入,以及上午的工作学习效率来说,也是蛮重要的。

有的人正是因为重视这一点,所以无论如何,早上都要吃点什么。


其中,一些常见的早餐配搭,非常受青睐。例如:椰浆饭、豆浆泡油条、面包抹上花生酱、馒头就咸菜,或是果汁饮料配一些饼干蛋糕。

但说句实在的,要是这么吃,并不会比不吃早饭来得更健康。因为怎么吃早饭,可能比吃不吃要重要。


早餐要尽量提供丰富的营养,食物最好多样化,要有足量的糖分、优质蛋白质和充足的膳食纤维,这样有助于延长饱腹感,到午餐的时候也不会特别饿。

想要一份好早餐,尽量要做到「挑三减四」。

挑三之一:挑粗粮

只吃大米白面营养不太够,不如换一些粗粮,如杂粮粥、杂豆粥、小米粥、燕麦片、豆包、全麦馒头、全麦面包、红薯、鲜玉米等。

挑三之二:挑蛋白质

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。


如水煮蛋、茶叶蛋、(脱脂)牛奶、酸奶、豆浆、豆腐、酱牛肉、瘦猪肉等。它们既含有优质蛋白,也能增加饱腹感。让你不至于 11 点就感觉到肚子饿。

挑三之三:挑果蔬

新鲜的蔬菜、水果,特别是深颜色的蔬菜营养更丰富。保证足量的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也有利于控制体重。

炒、生拌或蒸都是烹制早餐蔬菜的好方法。有时间的话,早上可以来一小盘凉拌黄瓜、木耳,或是烫一小把蔬菜。家里备着苹果、香蕉、桃等水果,上班出门前拿上一个,也很方便。

减四之一:减油脂

炸油条、油饼、煎培根、火腿、汉堡等食物,脂肪含量太高,经常食用不利于健康,应该少吃。

大早上的,不需要那么多油脂。

减四之二:减方便食物

减少油条、油饼、蛋黄派、饼干、方便面、起酥面包、点心等添加很多油脂的精制谷物。

它们营养价值低,脂肪含量高,虽然方便好味,但无益于营养均衡和身体健康,应少吃或不吃。

四之三:减盐

要少吃腌制蔬菜、咸菜、榨菜、酱菜等高盐食物。它们营养价值很低,仅能起到刺激味蕾的作用,无益于营养均衡。

大量的钠,不利于控制血压。

四之四:减饮料

果蔬饮料、牛奶饮料、酸奶饮料等,看上去、喝起来都像是蔬菜、水果或牛奶。但其实,这些饮品中真正蔬菜、水果和牛奶的含量很少,多是糖、香精和其他食品添加剂调制出来的,模拟了口味罢了。

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: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 25%~30% 所以,早饭要吃饱。

早餐要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,食物最好多样化。所以,早饭要吃好。

「挑三减四」本不是一个好行为,但若用在对早餐的选择上,却是值得提倡的。上面的方法虽然听上去繁琐,但做起来,并没有那么复杂。

挑三减四的 7 点,你能做到几点呢?

【健康资讯】早起发现嘴巴特别臭!怎么办?


一觉醒来,本应该是神清气爽,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,满足地打个哈欠……

然而,打完哈欠后,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
口臭!一大清早就破坏了一整天的基调,有没有?

待会儿上班还要和男神沟通工作,下午还有个会,怎么办?



每五个人可能就有一人有口臭

我国 2006 年对 2000 人的一项调查显示,口臭患病率为 26.4%,也就是每五人中就有一个人有口臭。

除了地区的差异,大部分研究认为年龄越大,口臭的患病率越高。

至于性别的话,暂时还没有定论,多数研究认为男女并无差异。


口臭的原因

口臭有很多分类方法比如真性口臭、假性口臭口臭恐惧症,比如口源性非口源性口臭,比如生理性的口臭病理性的口臭,等等等等等。

今天我们简单粗暴地划分成两类:自己能对付的和自己不能对付的。

你是属于哪一类呢?


自己能对付的口臭

嘴里有很多细菌,其中有一类「产臭菌」,就是口臭的罪魁祸首。


产臭菌能通过腐败消化口腔内的滞留物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,即口臭气体,成分和屁有点相似。

要想搞定口臭,一切都要围绕「消灭产臭菌」进行,我们可以这么干。

1. 让他们无家可归

这太简单了,刷牙、牙线清洁、刷舌苔等日常清洁,对于产臭菌们来说简直就是地震海啸般的天灾。

研究发现,刷牙多于 2 次 / 天的人群口臭患病率远低于刷牙少于 2 次 / 天的人,而刷舌苔则可降低嘴里口臭气体浓度的 35% ~ 56%。


2. 让产臭菌闹饥荒

怎样才能一边让我们吃饱喝足,一边让产臭菌挨饿呢?

吃完东西后赶快漱口。不然他们会抱着你的饭渣渣悠哉悠哉地啃上一天,放上一天的屁……

另外,饭后嚼会儿无糖口香糖,刺激口水分泌也是个不错的办法。

流水不腐嘛,人一天能分泌 1.5 升的唾液,这样哗哗地发洪水,产臭菌珍藏的食物都被冲跑了。


这也是为什么早晨醒来觉得口臭特别明显的原因——人睡着后,口水的分泌很弱,这等于细菌抱着你昨天的晚餐渣啃了一整夜,噗噗放屁,第二天早上不臭才怪了。


3. 给产臭菌下药

喝点茶 - 没想到吧,其实茶多酚可以抑制产臭菌的生长和产臭能力。

难怪不少大叔都是饭后一杯茶,果然是老司机。大概他们也发现了,这样口臭会轻些吧。

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漱口水-有些漱口水中含有抗菌抑菌成分,可以抑制或杀死产臭菌。不过这种漱口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,不能长期使用。



4. 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

到这一步产臭菌也死得差不多了,此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能做些自毁长城的事情,比如吸烟,比如喝酒。

经常吸烟会在牙面上产生烟渍,使牙石易于沉积、菌斑形成速度增高,让产臭菌在天灾后很快能恢复元气;

吸烟会加剧嘴里的厌氧环境,让产臭菌的生活环境变美好;

烟草的燃烧产物可以直接在嘴里生成挥发性硫化物,不需要产臭菌也一样能产口臭。


而喝酒后,酒精会产生乙醛或其他有气味的物质,然后从嘴里排出,形成特殊的「酒臭」。

此外,酒精使口腔黏膜干燥,而一旦口水的分泌少了,产臭菌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了。


自己不能对付的口臭

哪些情况的口臭,是自己一个人没法搞定的呢?


1. 产臭菌躲在你自己根本没法清洁的地方

比如牙周病,它会让牙肉和牙齿贴合处产生深达 3 mm 以上的小沟槽。

别小看这个小沟槽,沟内的牙菌斑占了口腔牙菌斑总量的 60% ~ 70%,产臭菌躲在里头放屁,你拿它根本没办法。

再比如智齿冠周炎,其实和牙周病也是一样的道理,区别只在智齿和牙肉形成的沟槽更大,大到简直已经是个口袋了,里面不但藏着产臭菌,还可以藏着它们个把月的备用粮。


还有严重的蛀牙,烂个洞的牙齿,对于产臭菌来说,如同一个大碉堡。

往碉堡里囤好一年份的食物,外面风吹雨打都和产臭菌没关系了。


2. 口水分泌减少

这可能与药物影响、唾液腺疾病、放射线损伤等很多因素有关,牙齿失去了「自己洗澡」的能力,产臭菌自然高兴得屁颠儿。


3. 口臭的原因不在口

约 10% ~ 20% 的口臭是源自身体其他部位发生问题产生的气味。

这主要是一些慢性系统性疾病,比如鼻窦炎、扁桃体炎、胃病、肺炎、糖尿病等。

以上这三点基本自己没法搞定,还得请找医生帮忙。

Friday, August 18, 2017

【健康生活】不想得「空调病」,就一定要做好这 5 件事


马来西亚的天气四季如夏,大热天的时候连「火炉城市」的称号都快不够用了。

面对酷暑,机智的你一定是拿出空调遥控器,然后露出毫无压力的微笑。

不过,有些人却无法享受空调带来的爽快,吹完空调总是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头痛、喉咙干痒、浑身都不对劲……这些表现,也就是大家说的「空调病」了。


首先要说的是,「空调病」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,并没有任何医学指南收录这个病。

「空调病」是个「假的病」

大家所说的「空调病」,主要还是指长时间使用空调后出现的鼻塞、流鼻涕、咳嗽、乏力、喉咙干痒等一系列不适症状。

其实,大部分人只要离开空调房,各种不适就会慢慢缓解,不治疗都可能好起来。

但很多人可能还是要问——

吹空调就不舒服,到底怎么回事?

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我们还是能找到原因的。

如果你的「空调病」症状是拉肚子、流鼻涕、鼻塞——

突然从三四十度高温的室外进入凉爽的室内,温差过大,身体无法很好地适应。

面对寒冷的刺激,就可能出现鼻塞、流鼻涕、咳嗽、乏力等症状。

如果你的「空调病」症状是皮肤、鼻腔、喉咙干——

这可能是空调天生的抽湿功能导致室内空气干燥,容易让呼吸道和皮肤干燥,引起不适。

如果你的「空调病」症状是过敏和哮喘一类的情况——

这可能是空调长期未清洗导致的。

空调能过滤掉一些空气中引起过敏的物质,但能力有限,如果长期不清洗,滤网等部件上积累了大量杂质,空调本身会变成一个大的过敏原。

如果你恰好是个容易过敏的人,那待在空调房里就会出现各种不适。

远离「空调病」的 5 个方法

既然离不开空调,又不想得「空调病」,那我们只能尽可能消除各种致「病」原因了。

1. 温度不要太低
一般推荐空调温度设置为 26 ℃ 左右,不要太低。

需要要强调的是,空气的相对湿度也会影响皮肤的感受,如果湿度很高,25 ℃ 也可能让人觉得闷热。

所以温度设置也没那么绝对,大家要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控制。

2. 开门窗通风
有研究发现,密闭室内开空调 5~6 小时后,大肠杆菌升高 1.2%,白喉菌升高 0.5%,而其他呼吸道有害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。

所以,大家要定时开窗通风,让新鲜空气流通一下,有害菌会少一些。

当然了,现在很多空调的换气功能比以前强了很多,如果是比较旧的空调,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。

3. 定期清洗空调
长时间不清洗的空调中含有大量的灰尘细菌,建议每年至少请专业人员彻底清洗、检修一次空调。

这里要补充一下,对于长时间未清理的空调,只是自己清洁空调滤网是不够的,因为空调内部结构复杂,风道、换热器、导风板等部件上都会积累大量灰尘和细菌。

其实,把空调清理干净了不仅对身体好,空调的工作状态也会提高,还能省电省钱呢。

4. 加湿空气
一般来说,空气相对湿度在 40%~70% 时,人会感觉比较舒服。

由于空调天生就有抽湿功能,室内空气可能会很干燥,所以,觉得干燥、不舒服的人可以在家里备一个加湿器。

5. 多喝水
万能建议又来了,多喝水,多喝水,多喝水。

一般推荐健康成人每天喝水 1 500~1 700 mL,大概是 3~4 瓶矿泉水那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