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想控制好糖尿病,除了注意饮食、运动和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外,科学地监测各种指标也十分重要。
糖尿病患者应如何自我监测?
根据内分泌科的徐乃佳医生,把糖友们每年需要做的检查,总结了一下,一共有 7 项。
1# 检测血糖
监测血糖不仅仅指测定手指血糖,还包括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(HBa1C),后者需要去医院抽取静脉血检查。
手指血糖,能反映实时的血糖水平,用来发现高血糖或低血糖,以及饮食、运动、药物、情绪等对血糖的影响。
糖化血红蛋白,则能反映近 2~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,用来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。
综合二者数值,才能够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。
一般来说,2 型糖尿病患者:
空腹血糖宜控制在 4.4~7.0 mmol/L
非空腹血糖宜<10.0 mmol/L
糖化血红蛋白宜<7%
多久查一次呢?
- 药物治疗的老友:每周 3 天,每天同一餐的餐前和餐后测 2 次。
- 胰岛素治疗的老友,在血糖达标前,每周测 3 次早餐前的空腹血糖,2 周内复诊。
- 等血糖达标后,每周监测 3 次血糖,分别是空腹以及晚餐前后,每月复诊 1 次。
- 糖化血红蛋白宜每 3~6 个月做 1 次检查。
2# 检测血压
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带着高血压。
高血压、高血糖都会损害血管、心脏、肾脏和眼睛,均不能忽视。
一般来说,血压应该控制在 140 / 80 mmHg 以下,80 岁以上老年人血压不宜超过 150 / 90 mmHg。
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,最好每天晨起后、临睡前各测量血压 1 次。
家里最好能备上一个电子血压计,方便实用。
3# 监测血脂
糖尿病和高血脂也是「一家亲」,糖友常合并高血脂。
长期未控制的高血脂,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,诱发冠心病、脑梗塞或者引发胰腺炎。
血脂正常者,每年至少检测 1 次。如果存在血脂高的情况,应 3 个月到半年监测 1 次。
对于糖友来说,理想的血脂水平:
总胆固醇<4.5 mmol/L
甘油三酯<1.5 mmol/L
高密度脂蛋白>1.0 mmol/L(男性)
高密度脂蛋白>1.3 mmol/L(女性)
低密度脂蛋白<2.6 mmol/L
如存在冠心病,低密度脂蛋白更应<1.8 mmol/L
4# 监测尿微量白蛋白 / 肾功能
糖尿病是肾脏的杀手之一,防治越早越好,尿微量白蛋白/肌酐是肾脏受损后较早异常的指标,医生还可通过肾功能进一步评估肾脏健康与否。
前者通过留尿检查,后者需抽血化验。
一般来说,尿微量白蛋白/肌酐应小于 30 毫克 / 克,肾功能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。
无肾脏病变者,每年至少做 1 次肾脏检查;有肾脏病变者,每 3~6 个月做 1 次检查。
5# 监测眼底
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友致盲的主要原因,未病先防,已病防变是监测的重要意义。
确诊 2 型糖尿病后,就应尽快进行首次眼底检查,排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。
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 1~2 年行一次复查;轻度病变者每年 1 次,重度病变者每 3~6 个月 1 次。
6# 监测下肢动脉
糖尿病容易促使下肢动脉形成硬化斑块,引起下肢动脉「塞车」而缺血缺氧,引起下肢乏力、发凉、疼痛、破溃等。
通过下肢动脉超声可及时确诊,并进行积极干预和治疗。
50 岁以上或糖尿病病程 5 年以上的糖友,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、血脂异常、高血压、吸烟者,应该每年至少进行 1 次下肢动脉超声检查。
7# 监测体重
超重或肥胖让血糖变得难以控制,还会与心脑血管疾病、痛风、肾病等其它疾病狼狈为奸。这里要注意两个指标,体质指数和腰围。
体质指数是用体重(千克)/身高的平方(米2),数值在 18.5~24 千克 / 米2。
而男性腰围应小于 90 厘米,女性腰围应小于 85 厘米。要注意的是,体质指数正常,腰围超标,也同样属于肥胖。
这一项比较容易检测,建议至少每个月测量 1 次体重和腰围,如有增加趋势,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寻找原因。
这 7 项检查,能帮助糖友们,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信号,并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。
希望我们的提醒,能够让大家对这些检查足够重视,并切实作到,控制好糖尿病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